节日的氛围高低温试验箱还未散去 |
![]() |
发布者:无锡玛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12/20 14:50:58 点击次数:409 关闭 |
在中铁七局西安宝天改线试验室,有这样一个人,有人说他是负责的试验室副主任;有人说他是干工作不要家的人;也有人说他是爱学习的人他叫刘斌,今年30岁。一双聚光的眼睛,一张泛红的面庞,一个疲惫的身影,整日穿梭于工地和试验室间。 2015年8月,宁西二线项目进入了“读秒”模式,业主要求8个月完成130公里无缝线孔桥梁架设任务。工程开干,试验先行,大量的试验等待着刘斌和他的队友们。 在刘斌看来,想要完成这项紧急艰巨的任务比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都难。事已至此,不仅要干,而且还要干好,刘斌暗暗地给自己鼓劲。 那段时间,在试验检测人员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刘斌每天早上6点就穿梭在130公里的站线上,下班更是没有点。车上除了检测仪器外,剩下的就是饼干和矿泉水,“在我看来,去食堂吃饭真是件的事情,不过早都习惯了。”刘斌说道。 三个月时间,刘斌和他的团队完成了130公里的道钉螺旋锚固抗拔试验、354孔桥梁架设支座灌浆试验和60万方道砟的取样、送检工作,可刘斌足足瘦了10余斤。 “干工作重要的是细致,不能有一点纰漏,好比会计的账本,算错了损失的是金钱,但工程质量不过关,失去的是生命,失去的是良心。”参加工作六年来,刘斌从没畏惧过,在他看来,工作比一切都重要。 2016年中标蒙华铁路项目,刘斌负责土工试验工作。该项目地质主要以湿陷性黄土为主,受水浸湿后极易造成路基和结构物大幅度沉降、折裂、倾斜,一个重大的试验课题摆在刘斌面前。 翻阅资料,请教专家……半个月时间,刘斌设计了包含水泥挤密桩、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30余套土工配合比,成功解决了施工难题。“湿陷性试验从制件到试验完成,持续时间很长,刘斌经常加班到半夜12点,还时常鼓励我们要坚持。”作为同事周星这样说道。2016年刘斌所在的团队获得了试验检测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紧急任务:需要你到阳安直通线项目部进行自检并配合中铁研究院人员进行检测。”2018年正月初五,节日的氛围还未散去,分检测部长惠飞飞打来了电话。看着眼前六个月大的,刘斌有太多的不舍,但是工作又不能耽误,刘斌毅然决定收拾行囊,踏上行程。 赶到项目,已是凌晨三点,刘斌不敢怠慢,立马投入到工作中,在他的带领下,他和他的团队高效完成了阳安直通线所有隧道的空洞、脱空等自检任务,试验准确率达百分之百。他的努力也得到了中铁研究院检测人员的高度评价。 “刘斌没有行与不行,只有走和停。”这是惠飞飞对刘斌的评价。检测过程中,刘斌每天要在隧道内行走12公里以上,脚上磨出了好几个血泡。“歇一歇吧,要注意身体啊。”分领导多次要求刘斌歇歇,可他总是用“没问题”三个字婉拒。 山里信号不好,家人总是联系不上刘斌,可每次回到宿舍都在十点以后了,怕吵到,拿起的电话又都放了下来。“刘斌是个工作狂,忙起来常常忘了时间。”同事这样评价刘斌,“好几次他都忘记了饭点,他不爱给别人添麻烦,吃了泡面又投入到工作中。” 刘斌不仅是个工作狂,更是个爱学习的人。六年前,他以一名的身份来到。专业知识的缺乏总是困扰着他,那几年,只要一有时间刘斌便会抽时间去学习,办公室的灯很多个晚上都是亮个通宵,不仅如此,他还善于总结,虚心向前辈们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刻苦学习、钻研,刘斌先后取得了函授专科、本科学历。 工作六年来,刘斌先后获得了“陕西省第十三届西铁工程杯试验工技能大赛第二名”“中铁七局集团第十一届员工职业技能竞赛,工程试验技能大赛个人第三名”“中铁七局技术标兵”“中国中铁股份职业技能竞赛试验技能大赛第十名”“中国中铁技术能手”等称号。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在中铁七局西安宝天改线试验室,有这样一个人,有人说他是负责的试验室副主任;有人说他是干工作不要家的人;也有人说他是爱学习的人……他叫刘斌,今年30岁。一双聚光的眼睛,一张泛红的面庞,一个疲惫的身影,整日穿梭于工地和试验室间。 |
|